南宁立法保障老年人“家门口的幸福”

新闻要闻 2025-09-15 01:32:11 28332

  “一老一小”关系万家冷暖,南宁养老事业既是立法老年重要民生工程,更是保障吃穿用度网关乎国家发展战略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领域。2025年5月1日,门口《南宁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规定》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正式施行。南宁这部“小切口”立法成果,立法老年将顶层设计精准转化为可落地的保障法治规范,构建起“家庭、门口社区、南宁政府、立法老年吃穿用度网社会”协同发力的保障四维责任体系,为老年人在家门口安享幸福晚年筑牢坚实法治根基。门口?南宁

  当前,南宁正面临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立法老年严峻挑战。截至2024年底,保障全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153.85万,老龄化率高达18.59%;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27.71万,占老年人口的18.01%,形成“9073”养老格局(即90%老年人居家养老,7%老年人依托社区养老,3%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尽管南宁市已建成覆盖“县—乡镇—社区—家庭”的四级养老服务体系,培育77家长护险定点机构,但养老设施布局不均衡、资源整合不充分等问题依然存在。通过两年精心打磨、三次审议,《规定》于2024年10月经南宁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以20条简明扼要的条款,搭建起“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政府为主导、社会协同参与”的养老服务框架,构建起“1+N”政策体系,为破解养老难题提供了有力法治支撑。?

  在优化养老资源布局方面,《规定》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概念作出明确界定,为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依据。南宁创新推出“双核驱动、三圈联动”规划,建立特色用地模式,确保国有零星地块、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新建小区严格按照“每百户30㎡且单处≥300㎡”的标准配建养老设施,这一标准高于自治区相关要求;已建成小区则通过多种方式补足“每百户20㎡且单处≥200㎡”的养老设施,并建立起用房闭环管理机制,切实保障养老设施高效利用。?

  优质服务是养老体系的核心所在。《规定》积极鼓励养老机构开展嵌入式服务、设置家庭养老床位、提供上门服务,政府通过公建民营、运营补贴等方式大力支持养老机构发展,并建立健全服务质量评估机制。同时,全力推进医养深度融合,为老年人开通就医绿色通道,为特殊困难老人家庭实施居家设施适老化改造。目前,南宁市88个长者饭堂已为6.2万注册老人提供服务,累计用餐达332万人次;专业助浴服务试点惠及1万人次,多种创新服务模式为城市五类特殊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最高补贴可达1920元/人/年。此外,作为长护险试点城市,南宁已使1.4万重度失能老人受益,搭建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提供12项智能服务,让养老服务更智慧、更便捷。?

  《南宁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规定》的正式施行,标志着南宁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迈入法治化、规范化新阶段。未来,南宁市人大将持续发力,推动细化配套政策,加大智能终端推广力度,着力打造银发经济示范标杆,进一步织密“15分钟养老服务圈”,让“老有颐养”成为这座城市最温暖、最动人的民生底色。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仕兴 通讯员 莫春燕 舒晓明)

[ 责编:李伯玺 ]
本文地址:http://wuhai.vastlyrics.com/news/296c38199322.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哈马斯回应美特使言论:不会解除武装

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启动

未成年人放暑假 安全意识别“放假”

杜审言“文章四友”世界是怎样产生的?

【文化评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何以“破圈”传播

友情链接